前幾天發表了一篇梳理供應鏈金融的文章後,引起很多網友的迴響.有位任職於供應鏈管理公司的學生跟我說:「叢老師,我們客人族群是從江蘇某市出口布匹、拉鍊這些成衣的主副料到孟加拉去的」「孟加拉那邊進口商開出遠期信用證跟大陸採購,可是大陸這邊的銀行都不認孟加拉銀行的信用證,我的客戶出貨後融資無門,大家叫苦連天...」「其實這個生意在我們那裏生意很大,若能解決出口商融資的問題能賺不少錢!叢老師您有沒有甚麼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前博主得先說,不能說「大陸的銀行"不認"孟加拉的信用證」,而應該是說「不管孟加拉開來的信用證有沒有授權我行付款,我行只接受"到單後付款"的服務」!也就是說大陸銀行願意幫你收件、寄單、去向開證銀行提示付款(或承兌)... 但是在真金白銀入本行帳之前,你出口商要求本行「議付」給你... 輸你媽先!辦不到!
依據這幾年亞銀的統計,孟加拉的國營銀行非常會耍賴,不太鳥國際慣例,所以開出去到別國的信用證,出口國的銀行大多都是採"等到單後付了款,我收到錢之後再付你"的方式對待.學生問:「孟加拉那邊應該有外資銀行吧?請外資銀行開證,應該就行得通吧?」其實窮山惡水出刁民,很多孟國的進口商在到單時都習慣先裝聾作啞不去銀行贖單,等貨到了,不管單證符不符點,先去法院訴訟,讓法院通知銀行暫時止付,等司法判決下來再說(進口商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出口商願意認賠降價求售),所以即便開證行是外資銀行,也不能對抗當地司法啊!
就是有些國家的政府或是國營銀行,以為耍賴(不遵守國際規定)就是佔人便宜,還自己洋洋得意,殊不知信譽一旦喪失,要挽回得有洪荒之力才行!孟國就是如此,開出的信用證跟廢紙一樣,這樣國家的外匯業務與經濟怎能發展得起來?難怪時至今日仍是一個低度開發國家.
但是孟加拉的成衣加工出口的確是挺有競爭力的!孟國對外資有相當好的稅賦優惠政策、各地也有加工出口區的設置,人工也相當便宜.成衣賣到歐盟,還能享有免12%關稅的優惠!20年前很多台商都跑去孟國設成衣廠,主副料從台灣進口,當地生產成衣後再出口.不過現在台商都跑到衣索匹亞去設廠了,孟加拉的成衣加工業現在多數由當地人投資設廠.
聽完我分析的情況之後,學生當然難掩落寞.博主問他:「你知道孟加拉的汽車工業如何?」孟加拉的汽車、巴士完全仰賴進口,其中最大的進口國是日本,佔比接近五成(其次是中國與印度)!「你認為日本人會相信孟加拉進口商開過來的信用證就輕易的把車子賣給他嗎?」
孟加拉的進口商是從新加坡、香港的銀行開證給「頭有他」、「你爽」,而非在孟加拉銀行開證!
像孟加拉這類的外匯管制國家,政情不穩定、貪汙腐敗嚴重,能夠拿到進口許可的人絕對不會是普通民眾,在國外一定有公司,大量美金或歐元存款就存在這個「小金庫」!透過境外公司開證給日本商社,一輛車成本美金一萬八,轉手賣給自己在孟國的公司(或找加工出口區的廠商做人頭可以免稅),進口報關價每台五萬八,匯款出去後保留四萬美金在小金庫跟貪官在外面分贓.
所以博主告訴學生說,不要再往「如何想辦法讓大陸銀行"認"孟加拉開來的信用證,而願意提供押匯」這個方向來想答案!要嘛就去找到源頭(孟加拉買家)協商境外付款;如果覺得商機龐大,不如自己在當地保稅區設一個warehouse(區內免關稅),Consign面料、裁片、拉鍊、鈕扣給當地成衣廠(也在區內),收到現金馬上開即期信用證給自己的境外兄弟公司購匯付出去,進出口兩頭都是自己控制,re-invoicing 利潤要藏在哪裡都好辦.至於跟大陸供應商的貨款就在中國以人民幣結算.
评论